瑞士
英国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美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香港
智利
菲律宾
“失去二十年”似乎是日本的一个特有标签。谈论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学者,往往喜欢用“失去二十年”来佐证日本的衰退与没落,并把它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描述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的灾难性后果。但如今走在日本街头,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亲眼见到的富裕、整洁、充满现代化的日本,与一个经历了20年停滞的国家联系在一起。
在上世界80年代后半期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增长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1990-2000年,日本GDP平均增长率1.4%,低于所有发达国家,这是泡沫经济崩盘后的第一个“失去的十年”。此后,2001-2010年,日本GDP增长率进一步下滑到1%以下,这是第二个“失去的十年”。
不过,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现象是以GDP增长率来定义的。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指出,仅仅用GDP来衡量日本经济的表现,而不考虑日本人口结构变化是片面的。日本过去几十年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劳动人口的大幅减少。1995年-2015年,日本劳动人口减少了1000万。劳动力是生产活动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劳动人口的大幅下降,自然会抑制GDP的增加。总而言之,经济实力的比拼,从来不靠GDP,而是靠技术掌控话语权。
回想下上世纪90年代,日本动漫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蜡笔小新》、《海贼王》、《灌篮高手》、《数码宝贝》?
没错,这些都诞生于那个衰退的时代。正是曾经这些经典的漫画,让日本的软实力和影响力遍布全球各地。时至今日,相信还有不少人在追看这些动漫,甚至不少孩子因为喜爱动漫而选择留学日本乃至工作。
当然,这不是日本的主要支柱,重要的是后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
如今,夏普的液晶面板,松下的锂离子电池,索尼的摄像头,旭硝子的面板玻璃,这些核心技术及电子元器件隐藏在“全球”各个品牌的智能手机、超大屏幕电视、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里面。
所以,日本“失去了二十年”,这里的“失去”只是你看到的数据。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正如一位访问日本的英国政府官员曾经说:如果这就是“失去二十年”,我愿意英国也“失去二十年”。从战后“贸易立国”到“投资立国”转型再到如今的“观光立国”,日本一步步反思过去,远瞻前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也是这样一个国家,让我们看到日本投资移民背后远远不止的价值。
12月21日(周六)下午14:00,PKF深圳办公室将于深圳市福田区嘉里建设中心2座7楼举办日本移居&投资分享会,作为全球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集团,PKF拥有在跨境身份、教育、财富、税务规划、企业IT等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顾问,能够为您和家人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以及法律税务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如果您想咨询更多相关内容,敬请致电:
PKF深圳办公室:0755-2266 3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