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英国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美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香港
智利
菲律宾
华侨生联考”作为高考以外的“赛道”,正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和机构的关注。作为国内顶尖的教育政策及法律研究团队,PKF教育专家将用如下专业解答为广大家长及业内机构分析阐述“华侨生联考”的最新动态,以提供莘莘学子布局人生所需的专业支持!
背景
近年来,70后、80后父母相较他们的上一代50、60后父母为孩子教育投入和焦虑程度可谓是“史无前例”。由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孩子们“上大学”尤其是“上好的大学”正变得越来越难。
在国内受疫情以及经济转型影响,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已达874万人,同比去年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明年甚至有可能超过1000万。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就业竞争压力。与此同时,根据《2020海归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海归人数也已突破了80万。
问:想要在954万大学毕业生中脱颖而出,“985”、“211”、“双一流”等名校学历在简历上的重要性不言自喻,那么在国内成为名校毕业生究竟有多难呢?
答:由于2020年的数据尚未公示,以2019年的录取率作参考,2019年考生人数为915.4万,一本综合录取率为13.8%,而一本里的985和211院校录取率分别为2.0%和6.4%。也就是说,915万考生里面只有76.8万人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到名校。可谓是千军万马都在挤着过独木桥,未来家长和孩子所面对的压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小结:在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里,一张名校的毕业证并不能保证一份好的职业,但是没有名校毕业证,完美就业的概率肯定会低得多。
NO.1
独木桥外的“赛道”—华侨生联考
一方面,在过去的20年间,越来越多拥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就读大学,根据《2020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统计,国内2019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71万人。然而受2020年多舛的国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出国留学这条“独木桥”以外的赛道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高校在世界排名、科研能力以及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部分想要让子女回国发展的境外华侨、在境外已拥有永久居留权或外籍身份的华人以及港澳台家长往往会选择让孩子参加全国联招考试(俗称“华侨生联考”)以实现孩子在国内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
什么是全国联招考试(华侨生联考)?
全国联招考试已有近30年历史,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以下简称“联考”),是中国教育部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设置的高等院校入学考试,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中国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
如何满足华侨生报考资格?
根据《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法》,考生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报考全国联招考试:
今年有多少华侨生报考?
2020年共计有4,035名学生报考,其中华侨生报考人数为184人,占到总报考人数的5%,同比去年(2019年为92人次)增长了一倍。
华侨生优势有哪些?
1录取比例高
2019年高考人数1,031万;2020年国内高考人数达到1,071万,而全国联招考试2019年仅有4,678人参加考试,2020年仅4,035人报考,竞争人数差距悬殊且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
目前全国接收华侨生的高等院校共计336所,每年能够提供15,000个港澳台及华侨生的录取名额。在2020年,参加全国联招考试的人数为4,035人,报考人数只占到录取名额的三分之一。在未来3至5年里,报考的人数也有很大可能不及录取名额,换言之,文化成绩达到普通水平的考生通过全国联招考试考取自己满意的高等院校是大概率的事件。
2录取分数线低
普通高考一批本科院校需要500-600分以上,而全国联招考试录取分数线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平均低至少150分以上),400分即可入读一本大学,二批本科院校只需300分左右,比普通高考平均低出将近270分。
3院校选择多
目前全国接收华侨生的高等院校达到了336所,其中不乏清华大学(QS2020年世界排名16名)和北京大学(QS2020年世界排名22名)等世界名校。
4试题相较高考容易
高考注重应试能力考核,全国联招考试则注重考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不需“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试卷的难度远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如历史题目就基本上等于是课本上的原文。
此外,全国联招考试考试科目也有所不同。联考文科生不考政治,理科生不考生物。
文科科目: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
理科科目: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
换言之,孩子通过全国联招考试进入名校的概率相较于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要高很多,难度也相对较小。
联考考生分布
根据广东省考试院公布的《2020年华侨港澳台考生审核通过名单》,2020年度考生分别以香港(2382人次)、澳门(369人次)、台湾(1173人次)和华侨生(184人次)的身份报考。而这184位华侨生则主要来自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瓦努瓦图、保加利亚等国。
新趋势:部分院校对华侨生有特别申请要求
PKF教育专家特别提示,国内部分高校目前对华侨生身份有额外要求,报考时还需特别注意。举例说明,2020年广东暨南大学就在其招生简章里明确说明“我校不接受持有菲律宾特别退休居住签证和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申请材料”。可见,个别高等院校在招录华侨生时可能存在特殊政策,尤其是双一流名校,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住在国就读高中时,应当与专业机构保持沟通,并将该等因素纳入子女教育的考量范围。
NO.2总结
综上所述,在每年高考报考人数逼近1000万人次的大背景下,莘莘学子进入境内外一流高校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全国联招考试” 和如何取得“华侨生”的身份这一新赛道势必会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并引发新一轮的赛道创新与竞争。
PKF教育专家团队作为国内顶尖国际教育咨询先行者,将持续关注动向,为相关教育机构以及高净值家长带来整体的行业研究以及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果您也对教育以及华侨生联考感兴趣,可直接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