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英国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美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香港
智利
菲律宾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十月六日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也是本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为香港谋划未来。
网络图
《施政报告》以“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为题。林郑月娥说,香港过去两年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现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
她说:“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社会恢复安全稳定,香港现在又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林郑月娥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之下,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提供者享有无限机遇;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发挥独特优势,将可为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务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施政报告》指出打造北部都会区,完善香港空间布局。
林郑月娥提出,将香港北部建设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并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
林郑月娥介绍,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整个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将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并提供65万个职位。而支撑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也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这两个都会区将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施政报告》提出确保土地持续供应,满足市民住房需求。
林郑月娥说,要实现让市民安居的目标,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供应土地的决心。她表示,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在未来十年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约30万个公营房屋单位需求。她还说,已觅得足够土地提供原先承诺的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
《施政报告》还涉及“建设宜居城市”“持续改善民生”“培育人才及青年发展”“走出疫境”“等十个部分,深入阐释新局面、展示新气象、勾画新布局。
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同时表示,香港人力资源供应面临樽颈,宣布会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000个,亦会透过海外经贸办和内地办事处的网络,协助相关政策局吸引人才来港工作。
另外,本次报告宣布将在2018年公布的11项人才清单中增设「资产管理合规专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财经专才」两类人才,并扩阔部分原有专业的领域,涵盖医疗及健康护理科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艺术科技专才。还将调整人才清单现有的「争议解决专才以及业务交易律师」行业和专业领域的要求。
当然,不是只有符合人才清单的行业申请人才能获得甄选。优才的“优”可以是香港当前青睐或者急需行业的人才,也可以是某一行业的管理人才、专家,只要是符合香港当前的需要、助力香港未来发展的人才都有机会。
乘着“十四五”规划和大湾区建设的东风,香港未来发展蓝图清晰可见。
优才配额翻倍,可见香港更是求贤若渴。现在正是申请香港优才,获得香港身份的黄金时机!